平常的一天,櫃台停了一部普通的休旅車,下來一位白人長者文森,高個子稍瘦,來問月租.和文森聊了一下,感覺蠻正常的,算是優質客人.給他看了房間,費用他覺得可以接受,當天就付款,入住.
文森的生活作息很規律,每天一大早開車出去買咖啡,順便買一份報紙回來,然後就在房間裡待著沒出門.唯一有點怪怪的是,車子裡面總是裝滿了日常用品,房間裡面也是塞滿了日常用品,尤其是罐頭類,冰箱也塞滿了速食餐(因為是長租客,所以房間的冰箱就給家庭用正常大冰箱).縱使已經有這麼多東西了,車子上仍舊塞滿了東西.因為房間裡都擺滿了,多出來的只能放車上.但只要有些許的空間,馬上又會添購.也許以前生活曾經有過困頓,那種手頭很拮据,下一餐都沒著落的狀況讓現在的文森很沒安全感.除了這個,其他的就很正常.
日子一天一天過,轉眼間文森已經待了好幾年,本來已經年長的文森更老了,行動變得更遲緩,慢慢的就沒有每天早上開車子出去買咖啡(精神體力都在緩慢消退中),慢慢的連開車出去買東西都很少.停在房間外的車子有時候幾個月都沒移動過.在一年的冬天,當文森想要開車出門,車子就無法啟動,隔壁的幫忙過來接電啟動車子後,隔壁特別交代文森說得開車逛一大圈,起碼開車一個小時,這樣車子的電池才能得到基本的充電.文森開車子出去沒多久就回來了,這樣子車子電池根本也無法得到充電.後來文森請修車廠將車子換了一個新電池,但車子仍很少開.
又過了幾個月,文森的兒子來旅館看他,要將文森的車子開走,因為留在這邊也幾乎沒在使用,但是文森很堅持不讓兒子開走,因為車子開走後就無法隨時出門了.他兒子勸不動他,就來櫃台請我一起勸文森.我就跟著一起去他房間,先和文森聊了一下子,已經很長時間每個月初我就去敲他房門,文森笑笑說,一個月這麼快就過去啦,然後就開一張支票給我(美國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個人支票,支票隨便開也沒關係,因為沒有甚麼法律責任,最多就是個人信用破產.旅館通常都不收個人支票,但文森是特例,因為相信他的為人.).聊天一下子後,問文森他兒子過來做甚麼事?文森說,兒子要來將車子開走,這樣他就沒有車子出去買東西了.我笑笑說,是啊,你沒車子後就不能開車去買東西了,但這幾個月你每次要開車出門車子都無法啟動,因為太久沒開了,所以電池不管怎樣都會沒電,還得請隔壁幫忙或花錢請修車廠過來修.你幾個月才開車出門一次,如果把車子留在身邊反而增加你的困擾,現在你兒子要過來暫時將車子開走,如果有一天你又想每天開車出門,那就請你兒子再將車子開回來唄.(事實上,他幾乎已經不能開車了,只是捨不得車子離開他的視線.就像房間裡堆滿滿的罐頭,實際上幾乎沒在動.)經過了很多的好話,然後當著面跟他兒子確認假如有一天文森想要開車,是否會馬上將車子開回來給文森用?兒子毫不猶豫地馬上點頭說,是啊,等哪天他想要開車了,打電話給我,我馬上將車子開回來還他.文森終於同意兒子將車子開走了.(從此也算正式進入了行動不便的行列了,在美國沒有車子真的好像行動不便.)
文森在車子被兒子開走前已經很少外出買東西了.現在車子沒了,他的生活基本上和以前沒甚麼差別,我就有差別,因為我每週會固定去大超市逛逛,作些採買.有時候真的不缺甚麼,但還是會去超市逛逛.現在我會去敲文森房門,問需要幫忙買甚麼東西回來給他嗎?文森不缺錢,所以都會先給我錢,東西買回來後再將多餘的錢還給他.文森每次也都好心的要給我小費,我總會笑笑的說不用啦,我會每個月過來收你的房租.就這樣進行了好幾個月,有天文森跟我說,可以去旁邊的大加油站裡面熱食區幫忙買幾樣東西給他嗎?這個非常好,因為緊鄰著旅館,走路過去就可以了.那是一個連鎖大型加油站,美國這款連鎖大型加油站蠻多的,光是加油機就有二十多部,裡面的販賣部比超商大,比超市小,熱食區有現烤的披薩,熱狗,漢堡…也有事先做好的三明治,沙拉…飲料當然應有盡有,還有賣紀念品,生活小物…不是太奇怪或太冷門的,在這邊都可以買得到.加油站的熱食,還真的可以給文森一點點溫暖的安慰(旅館房間裡面有冰箱,微波爐,但沒有電爐或瓦斯爐),所以之後我去大超市就不會問文森需要帶甚麼東西?加油站的熱食,我會每隔兩天去問文森,看看今天要吃甚麼東西.反正走路就幾分鐘,走那幾分鐘對我來說很好,因為就是有個目的去走幾分鐘.
就這個樣子持續了幾個月,後來發現每隔兩天去買的熱食(那些熱食擺個兩天都還不會壞)有時候他只吃一小口,就擺在旁邊沒動.但在我去買新的熱食回來後,我還是會硬生生的將兩天前的 “熱食”拿走,他當然不願意,我會笑笑的說,你都有剛做好的熱食了,這些就讓我帶走吧,免得你吃壞肚子划不來.
大部分時間,他都躺在床上看書,房間裡書籍蠻多的,沒看書的時候就在看電視,房間裡面的電視幾乎沒關,這也算是另類的陪伴,房間裡有個聲音,專注看書的時候當然不會受到電視干擾,不想看書的時候馬上有電視的陪伴.
偶爾他會打電話到辦公室,請我到他房間扶他起來,因為他跌倒在地毯上.我頭一回接到這樣的電話著實嚇一跳,想著會發生甚麼意外?馬上去他房間,只看到他躺在床邊的地毯上,說是剛剛要上床的時候不小心就跌落了,然後就沒有力氣再爬上床.他通常都用四腳助行器(帶輪子的)走路,譬如去洗手間,從床上下來只要將腳轉個方向即可,而躺在地毯上要用自己個力氣起身爬上床,對他來說的確很難,幸好身體沒傷到.這樣幾次後,有回他兒子請社工人員過來,要他父親住進養老院,但文森堅決不肯,要繼續待在汽車旅館.雙方溝通了很長時間後,社工人員問文森,今天的日期是…現在的總統是…你現在最想待在哪個地方…前面的問題是要看他的心智狀況,後面的問題是要親口聽到他的答案.最後社工人員跟他兒子說,文森的腦子很清楚,社工人員無法強迫他住進養老院,只能讓文森繼續在這邊待.他兒子聽了後也只能無奈的苦笑搖頭.文森基本上還是可以生活自理,而且腦子很清楚,社工人員無法強迫他搬遷到別人認為適合他的地方生活,這樣的政策到底是好是不好???
又過了兩個月,有天文森跌倒,這次頭殼有撞到,而且還流血,當然馬上打電話叫救護車送醫院.這次,文森就沒有回來了,幾天後他兒子過來幫忙收拾屋子裡的雜物.終於送走了這位長者,只是沒有說再見,文森去住別人認為適合的地方生活了.總認為說再見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事情的發生往往會意料之外,連說聲再見都沒機會.
人生的長度很難決定,到了一定的尾聲,空氣的氛圍可以感覺到已經在倒數了,這時候的生活空間到底是要給當事者自己決定還是親人決定?這是個好議題.
這位長者從入住到被搬走一直是文質彬彬,感謝文森這幾年的支持,汽車旅館很難得碰到這款的好客人,謝謝文森.
美國小鎮汽車旅館碎碎念下周五繼續.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