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下羚羊峽谷,
和上羚羊峽谷有小短段距離,
上圖是景區的報名收費處,
小小的一間屋子,
停車場諾大無比,
如果沒有事先網路報名,
就現場問售票亭幾點還有名額,
時間到了就跟著導遊進去景區逛.
從入口處走路大概十來分鐘.
沿途都是荒涼的沙漠.
天空有幾朵雲的確好看,
只是酷熱指數差別不大.
去了幾次,所以天空有所不同,
光線當然也有所不同.
在沙漠走了小段路,
地形就換成奇怪的岩石.
上圖,導遊走到了入口處,
像是地表突然出現的裂縫,
深不可測.
入口處僅一人寬,
與地表同高,
遠看無法辨識,
進入後急降50公尺,
下圖即入口處的地殼裂縫.
先聽導遊解說裡面的注意事項.
這個很像異形的頭顱.
因為階梯很長很窄,
所以得等一下子讓全部的人都下來再出發,
就會有比較多時間拍照.
有回碰到假日,
這邊的遊客擠爆(雖然都有導遊帶隊),
通道窄小,
擠爆當然就會塞車,嚴重塞車,
唯一的好處就是,
既然前面都塞住了,
就可以很從容地拍照,
否則導遊會押著大家前進前進,
以免影響到後面遊客的交通順暢.
通道有些地方需要側身才能擠過去.
偶爾可以看到上面的天空,
不同的時間,
太陽照進峽谷的角度就不同,
峽谷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這時候不是正中午,
所以當然不會有那道光束.
裡面的石頭奇形怪狀,
導遊會跟你說這是甚麼??
這個畫面導遊說是鯊魚~~
我倒覺得比較像野豬,還帶著獠牙.
這是老鷹.
這是風中的女神.
左邊是酋長,
右邊是小丑.
上圖中間的下方,
"吶喊" 著名的作品.
下面兩張 "吶喊",
是另一次的拜訪,
時間不同,呈現的畫面就不同.
結束了,要走回地表了.
突然看到那麼強的光線,
眼睛真有點不適應.
(裡面不塞車的話一個小時,
塞車的話會很慢很慢很慢.)
上圖,從峽谷底部走上地表的前一刻.
下圖,回頭看從裂縫中走出峽谷的人.
下羚羊峽谷結束.
柔軟的砂岩經過數百萬年的雨水,強風,陽光,
侵蝕成目前的狀態,
算是地表很特別的畫面.
羚羊峽谷名稱的由來,
據說以前這邊是叉角羚羊的棲息地,
老一輩的納瓦荷族人將這邊視為靜思和與大靈溝通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