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天主教堂坐落於青島老城區浙江路的高坡上,
始建於德國租借時期,
1934年德國人(Georg Weig)任青島教區首任主教新建了今天的這座大教堂。
磚石雙塔建築,鐘樓高55米,曾經長期是青島最高的建築物。
假日周末在步道兩旁會有文青手作市集.
這一個區域是太平角,
上圖太平角石碑右上角的尖頂建築是住宿酒店望外看的高聳建築,
太平角和住宿酒店剛好在尖頂建築相反方向.
這邊也是走路會常經過的海邊,
因為面海,風景超美,
就算天氣灰濛濛的也有讓人消沉頹廢的魅力.
附近有很多景觀咖啡店或特色民宿.
雕塑很美,拍照時候沒有搭配的背景還是單調,
好不容易這次有朝霞出現,
雖然朝霞若有似無,可以了啦.
清晨冷風中,
太陽剛露臉的時刻,
帶著小狗在沙灘上漫步,
這應該是人生的另類幸福.
碎浪不時的打在沙灘,
沐浴在一片金黃晨曦中,
遇見這樣的畫面也是種幸福.
幾艘小船在海面靜止著,
本來是灰濛濛的一切,
撒上微微的金光,
畫面有了色彩,
在初升陽光裡的另個遇見.
1951年,青島的海濱公園改名為魯迅公園,
1986年10月魯迅逝世50周年之際,
由全市青年捐款,在牌坊後修建了的魯迅雕像,
高三米,花崗岩制,為青島雕塑家張白濤所作.
從上圖起是青島的另一區,嶗山區,
本來的住宿酒店要被政府徵收成為隔離酒店,
(已經是疫情末期,忽然青島的疫情緊張起來)
所以就換到另個地方待了小段時間.
這邊已經沒有觀光客的氛圍,
但海邊仍然存在著.
上圖,巨石的前方好像是 "鱷龜" 的嘴.
那是正面照,
下面兩張是側面照,
果然是 "鱷龜"...或是 "黑山老魔" ???
巨石的側面在有陽光的日子總是逆光...
經常去總會碰到幾個沒陽光的日子,
才可以留下那般歲月滄桑,天地巧手的傑作.
這時候疫情嚴峻,
商家大部分都沒有營業,
雕塑冷清的在堅守疫情最後的防線.
這裡的漁船看起來就比較有規模,
不像之前看的的簡單小漁船,
一個人就可以駕馭出海捕魚.
只是看到的都是在岸上或停泊海面,
沒遇上出海作業或歸來的漁船.
前方是傳統的漁船,後方是努力更新的建築,
我是一個路人甲,
2022年底剛巧在這邊生活了一段時間,
就記錄了些許青島日常的畫面,
貼到後面有點碎碎念,
青島日常就貼到這邊,
謝謝大家的耐心賞圖.
下一篇貼北京的金色秋天系列
留言列表